服务热线:

18924229947


betway体育官网



色差仪判定不同批次的塑胶壳色差

浏览次数:267 更新日期:2025-07-07

摘要:

1、需要检查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的配比和质量符合要求; 2、要检查生产工艺是否严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操作流程或者不当的加工温度; 3、要检查生产设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策包括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此外,还可通过色差检测仪器进行定量分析,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塑胶产品色差怎样分析原因和对策?

塑胶产品色差可能由原料质量、生产工艺、机器设备等多种因素导致。

1、需要检查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的配比和质量符合要求;

2、要检查生产工艺是否严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操作流程或者不当的加工温度;

3、要检查生产设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对策包括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此外,还可通过色差检测仪器进行定量分析,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image.png

塑胶件色差品质检验标准?

如下:

颜色一致性:检查塑胶件的颜色是否与规定的标准一致。

色差:使用色差仪等设备测量色差,确保在可接受范围内。

表面质量:检查表面是否有气泡、孔隙或其他缺陷。

尺寸:检查塑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image.png

不同批次生产的原料注塑出来的塑胶产品色差怎么检测?

色差仪是判定塑胶壳批次间色差的核心工具,通过量化颜色参数(L*、a*、b*)并计算总色差(ΔE)实现客观评价。以下是具体判定流程及行业标准:

一、色差仪测量原理与参数解读

ΔE值越小,色差越轻微。

分量偏差与颜色偏移方向

参数变化 颜色偏移方向 常见原因

ΔL↓ 偏暗 涂层过厚、材料反光率低 

Δa↑ 偏红(绿色减少) 色粉配比错误或红色添加剂过多 

Δb↑ 偏黄(蓝色缺失) 紫外线褪色或蓝色稳定剂不足 


二、色差判定标准(ΔE范围)

不同行业对塑胶壳色差的容忍度不同,具体标准如下:

ΔE值 色差等级 适用场景

0~0.25 几乎无差异 高端电子产品(如手机外壳)

0.25~1.0 可接受 汽车内饰、医疗器械

1.0~2.0 中等色差(需评估) 普通工业塑胶件

>2.0 明显不合格 大部分行业拒收

注:塑胶喷漆件要求更严(ΔE≤1.5),原料配色则需ΔE≤0.8。


三、标准化测量流程

前期准备

环境控制:温度23±2℃,湿度50%±5%,避免强光直射。

样品处理:表面清洁无划痕,尺寸覆盖测量孔径(通常≥8mm)。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白/黑板校正,每2小时或更换批次时重新校准。

测量操作

设定基准:测量标准色板,保存其Lab值作为参考。

批次检测:

每批次取5~10个样品,每个样品测量3~5次(避开边缘、纹理不均处)。

计算平均值作为该批次ΔE值。

数据分析

若ΔE超标,结合ΔL、Δa、Δb定位问题:

ΔL异常 → 调整注塑温度或涂层厚度。

Δa/Δb偏移 → 修正色母配比或添加稳定剂。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措施

ΔE合格但肉眼可见色差 色差仪与人眼感知差异 改用CIE2000公式(更贴近视觉)

同批次ΔE波动大 材料不均匀或注塑工艺不稳定 优化混料工艺,监控模具温度/压力

Δb持续偏黄 紫外线老化或蓝色颜料不足 添加抗UV剂,调整色粉配方。


五、行业应用案例

电子产品外壳:ΔE≤1.0,确保同一设备不同部件无色差(如手机壳与边框)。

汽车内饰:ΔE≤2.0,避免中控台与门板颜色不一致。

再生塑料:ΔE≤3.0,通过色差仪筛选回收料批次。


六、注意事项

仪器选择:

分光测色仪(如三恩时TS系列)精度更高,适合调色需求;普通色差计用于基础检测。

测量角度:

模拟人眼视角,采用45/0或0/45光学结构。

数据追溯:

记录历史数据,分析色差趋势(如原料更换后Δa波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