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饮料的品质评估体系中,颜色是连接消费者视觉感知与产品内在品质的重要桥梁。从嫩绿明亮的绿茶饮料到琥珀醇厚的红茶饮品,颜色的差异不仅体现着茶叶种类的特质,更反映了发酵程度、加工工艺乃至新鲜度等关键信息。透射式分光测色仪的出现,为茶饮料颜色检测提供了科学、量化的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品质控制与创新研发的核心工具。
透射式分光测色仪的工作核心基于光学透射原理,其检测逻辑与茶饮料的液态特性高度适配。仪器通过特定光源向盛装茶饮料的透明容器发射全光谱或特定波长的光线,当光线穿过茶汤时,部分波长被茶汤中的色素(如茶黄素、茶红素、叶绿素等)吸收,其余光线则透过液体到达接收器。
仪器会精确测量透射光的强度与光谱分布,并将数据转换为标准化的色彩空间参数。在茶饮料检测中,常用的 Lab 色彩空间极具代表性:L 值表征茶汤的亮度,数值越高说明茶汤越清亮;a 值反映红绿色调,正值偏向红色(如红茶饮料),负值偏向绿色(如绿茶饮料);b 值对应黄蓝色调,正值越高则茶汤的黄色调越明显(如乌龙茶饮料)。此外,部分仪器还能通过透射光的衰减程度计算茶汤的透明度或浊度,为澄清度检测提供数据支持。
以TS4020茶饮料测色仪为例,其采用双光路分光设计,符合 :ASTM D1003/1044,CIE No.15,GB/T 3978,GB 2893,GB/T 18833,ASTM E308,DIN5033 Teil7 标准,能在 0.8秒内完成一次透射颜色测量,兼顾效率与精度。
1. 品质一致性控制
茶饮料生产中,原料批次差异、加工温度波动等因素可能导致颜色偏差。透射式分光测色仪可通过对每批次产品的 L、a、b 值进行测定,建立颜色标准范围。例如,某品牌绿茶饮料设定 L 值≥85、a 值≤-3、b 值≤15 为合格区间,仪器能快速判断产品是否在标准内,确保不同生产批次的视觉一致性,减少因颜色差异导致的消费者认知混淆。
2. 加工工艺优化
发酵与烘焙是影响茶饮料颜色的关键工艺。在红茶饮料生产中,茶红素的生成量直接决定茶汤的红褐程度,透射式分光测色仪可通过追踪 a 值(红绿色度)的变化,把控发酵时间:当 a 值达到预设阈值(如 a=+8)时,即可终止发酵,避免过度发酵导致颜色暗沉。同样,在乌龙茶烘焙过程中,b 值(黄蓝色度)的升高速度能反映烘焙火候,为工艺参数调整提供量化依据。
3. 新鲜度与陈化评估
茶饮料中的色素会随储存时间发生氧化分解,如绿茶饮料的叶绿素降解会导致绿色变浅、黄色加深(a 值上升、b 值上升)。通过定期测量茶汤的颜色参数,可建立颜色变化曲线,推算产品的保质期或陈化速度。例如,当某款白茶饮料的 L 值下降 5%、b 值上升 10% 时,可判定其新鲜度显著下降,需提示尽快饮用。
4. 科研与新品开发
在茶饮料新品研发中,透射式分光测色仪能助力研究人员探索原料配比与颜色的关系。例如,实验对比不同比例绿茶与茉莉花茶混合后的茶汤颜色,通过分析 L、a、b 值的变化规律,确定配比以达到目标色泽;同时,仪器还可用于研究添加剂(如维生素 C)对茶汤颜色稳定性的影响,为配方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1. 测量精度与稳定性
精度直接决定检测数据的可靠性,需关注仪器的波长精度(通常要求 ±1nm 以内)、重复性(同一样品多次测量的 ΔE 值≤0.1)和台间差(不同仪器测量同一样品的 ΔE 值≤0.5)。对于批量生产企业,稳定性尤为重要,如TS4020茶饮料测色仪的自动校准功能可减少环境光、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确保数据一致性。
2. 适配性与操作性
茶饮料多采用瓶装、罐装等包装,仪器需配备多样化的样品适配器,如适配 50mL 离心管、200mL 烧杯及常见饮料瓶的支架,满足不同检测场景需求。操作界面应简洁直观,支持一键测量、数据自动存储与导出(如 Excel 格式),降低一线操作人员的学习成本。
3. 功能扩展性
仪器可额外测量雾度(浊度),通过透射光的散射程度评估茶汤的澄清度,这对要求 “清澈透亮” 的绿茶、白茶饮料尤为重要。此外,是否支持多色彩空间转换(如 Lab、Lch、XYZ)、是否具备自定义标准曲线功能,也是提升检测灵活性的关键。
4. 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透射式分光测色仪属于精密仪器,需选择提供专业校准服务、故障快速响应(如 24 小时技术热线)的品牌。部分厂商还会提供行业专属解决方案,如针对茶饮料的预设检测模式,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
产品型号 | TS4020 |
照明方式 | 透射:D/0(漫射照明,0°方向接收); 近似CIE15 规定0/0(平行光照明/0度接收); 符合标准:ASTM D1003/1044,CIE No.15,GB/T 3978,GB 2893,GB/T 18833,ASTM E308,DIN5033 Teil7 |
特性 | 国标药典色测量、玻璃加工、塑料加工、薄膜、显示屏加工、包装行业、液体药液分析等行业色度分析、透过率测试方面均为广泛应用,支持微量透射测量 |
积分球尺寸 | Φ70mm |
照明光源 | 组合全光谱LED光源 |
分光方式 | 平面光栅分光 |
感应器 | 硅光电二极管阵列(双列40组) |
测量波长范围 | 360-780nm |
波长间隔 | 10nm |
半带宽 | 5nm |
透过率测定范围 | 0~200% |
颜色空间 | CIE LAB,XYZ,Yxy,LCh,CIE LUV,Musell,s-RGB,HunterLab,βxy,DIN Lab99 ,CMYK(部分通过上位机实现) |
色差公式 | ΔE*ab,ΔE*uv,ΔE*94,ΔE*cmc(2:1),ΔE*cmc(1:1),ΔE*00, DINΔE99,ΔE(Hunter),ΔE*CH |
其它色度指标 | 透过率T, WI(ASTM E313,CIE/ISO,AATCC,Hunter,Taube,Berger,Stensby), YI(ASTM D1925,ASTM 313), TI(ASTM E313,CIE/ISO), 同色异谱指数Mt, 沾色牢度,变色牢度,吸光度, APHA/Hazen/Pt-Co(铂钴指数),Gardner指数,铁钴指数, Saybolt(塞伯特指数),ASTM D1500色标,药典(中国药典,欧洲药典,美国药典),EBC(啤酒色度),ICUMSA Color(糖色度) |
观察者角度 | 2°/10° |
观测光源 | D65,A,C,D50,D55,D75,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CWF,DLF,TL83,TL84,TPL5,U30,B,U35,NBF,ID50,ID65,LED-B1,LED-B2,LED-B3,LED-B4,LED-B5,LED-BH1,LED-RGB1,LED-V1,LED-V2,LED-C2,LED-C3,LED-C5(共计41种光源,部分通过上位机实现) |
显示 | 光谱图/数据,样品色度值,色差值/图,色品图,颜色仿真,合格/不合格结果,颜色偏向 |
测量时间 | 快速模式约0.8s |
重复性 | 分光透过率:标准偏差0.05%以内(400~700nm:0.04%以内): 色度值:ΔE*ab 0.01以内(预热校正后,以间隔5S测量) |
台间差 | ΔE*ab 0.2以内 |
尺寸 | 长X宽X高=370X300X200mm |
重量 | 约9.6kg |
供电方式 | 直流24V,3A电源适配器供电 |
照明光源寿命 | 5年大于300万次测量 |
显示屏 | TFT 真彩 7inch,电容触摸屏 |
接口 | USB,打印串口,蓝牙 |
存储数据 | 标样1000条,试样20000条,上位机海量存储 |
特殊功能 | 智能零点校准 |
语言 |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English |
操作温度范围 | 0~40℃(32~104°F) |
存储温度范围 | -20~50℃(-4~122°F) |
标准附件 | 电源适配器、说明书、品质管理软件(官网下载)、数据线、透射黑板,10mm比色皿、50mm比色皿,50mm比色皿治具,微孔(4mm)透射测试夹具组件 |
可选附件 | 微型打印机,30mm比色皿、100mm比色皿 |
注: | 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
透射式分光测色仪将茶饮料的颜色从主观描述转化为客观数据,推动了行业从 “经验判断” 向 “科学量化” 的转变。生产企业的品质管控、科研机构的深度研究,新品开发的创新探索,这款仪器高效性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茶饮料市场的持续升级,透射式分光测色仪将在守护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期待的道路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让每一杯茶饮料的色彩都经得起科学的检验。